常见职务犯罪解读 | 对单位行贿罪

2023年05月12日 09:33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

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是关于对单位行贿罪的规定:“为谋取不正当利益,给予国家机关、国有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以财物的,或者在经济往来中,违反国家规定,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、手续费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

  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”

  一、本罪的主体

 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,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,均可构成本罪。而且,单位也能成为本罪的主体。

  二、立案标准

 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《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(试行)》(高检发释字〔1999〕2号),对单位行贿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予立案:

  1.个人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、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;

  2.个人行贿数额不满10万元、单位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,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:(1)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;(2)向3个以上单位行贿的;(3)向党政机关、司法机关、行政执法机关行贿的;(4)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。

  三、罪与非罪界限

  在区分本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时,主要看谋取的利益是正当利益还是不正当利益。如果行为人为了谋取正当合法的利益,如本来应当给办理的营业执照、户口转移等手续由于长期得不到解决,或者为了尽早得到解决而采取送钱送物的手段;或者被勒索而被迫给予国家机关、国有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以财物的,则不构成对单位行贿罪。如果为谋取不正当利益,即使被勒索的情况下行为人向有关单位给付财物的,仍应以对单位行贿罪论处。

  四、处罚

  自然人犯本罪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。单位犯本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。应该注意的是,个人假借单位名义,为个人利益而向国家机关、国有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行贿的,应以自然人犯罪论处,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。

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《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(法释〔2016〕9号),单位犯本罪的,对行贿单位的罚金应当在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判处。

上一条:解读 | 收受干股 单位行贿 对抗调查这起“提篮子”案例为何典型 下一条:漫画说法|调查措施这样用

建设维护:纪委监察室 技术支持: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06041183号

版权:潍坊科技学院 学院地址: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 电话:0536-5101992 邮编:262700